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宗教社會學
Sociology of Religion 
開課學期
111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劉怡寧 
課號
Soc2020 
課程識別碼
305 303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社207 
備註
限學士班學生
總人數上限:5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遶境、陣頭、進香,拜佛、做法會、禪修,上教堂、祈禱、讀聖經,算命、解塔羅牌、點光明燈、捐香油錢,氣功、能量、磁場、風水等,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滿著各種習以為常的宗教元素,隨著現代性的發展,宗教在當代世界並未降低其影響性,相反的,世界諸宗教在世俗化的過程中,反而有著更多元且歧異的展現,並且和文化、經濟、政治、民間社會有著複雜的關係,饒富社會學的研究意涵。

本課程將以對「現代性、現代人與宗教」的反思為授課的經緯,從當代宗教社會學最核心的世俗化理論出發,一方面探索西方世俗化理論的起源、修正與論爭,另一方面也反思在宗教全球化與多元主義背景下,宗教的未來前景為何?尤其在後世俗化的脈絡下,有關日常宗教(everyday religion)、瀰散性宗教(diffused religion),以及靈性時代之復甦的理論意涵,都是當前重要的宗教社會學研究課題。

期待透過本課程,引導宗教社會學的思索,培養客觀理解當代多元宗教現象的理論視野,進而在「全球東方」(Global East)的視野下,掌握台灣宗教場域當中,包括佛教的人間化、民間信仰的在地實踐、轉變中的基督信仰、新時代運動與新興宗教的傳入,以及台灣在地宗教的全球化與跨國傳布等多元異質的在地宗教現象,透過宗教社會學的視野,持續發掘更多有趣且嶄新的當代宗教現象研究議題。 

課程目標
一、建立宗教社會學的理論思考框架
二、培養對多元宗教的客觀認識與研究視野
三、對當代重要的宗教現象保持社會學視野的敏銳觀察
四、深入反思宗教與現代性的複雜關係
 
課程要求
1. 課堂出席與表現(20% ):
修課學生應於上課前先行閱讀當周指定教材,準時出席,並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討論。
2. 個人平時作業(40%):共計二份個人作業。
3. 期末書面報告與PPT發表(40%) :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3小時 
Office Hours
每週四 14:00~16:00 備註: 社會系館320C室。(請事先預約) E-mail: yiningliu@ntu.edu.tw 
指定閱讀
請見課程大綱中的當周閱讀書目。
(每週閱讀讀本請自行在NTU COOL下載) 
參考書目
*指推薦閱讀,自行借閱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出席及表現 
20% 
課程進行除了教師授課之外,將搭配當周閱讀教材內容口頭報告與問答、案例討論、或是課程內容心得回饋等互動參與模式,同學在上課前須先行閱讀當周教材,增進課堂參與及表現。 
2. 
個人平時作業 
40% 
本學期共有二次平時作業,請於指定日之晚上八點前上傳繳交,逾期不受理。 第一次作業:請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18第七期第四次宗教組的問卷,訪問一位日常生活中的親友,探索個人層次的宗教態度與宗教行為特徵(1500字)。10.05繳交。 第二次作業:依照個人興趣,選擇一間在地寺廟、教堂或聚會所、或是任何宗教與靈性團體,運用課程上半部所學習到的理論視野,分析其在台灣能夠維持存續甚至還能擴張發展的現代特徵(1500)。11.02繳交。 
3. 
期末書面報告 與ppt口頭報告 
40% 
期末報告分為書面報告與口頭報告,書面報告佔30%,口頭報告佔10%,將視修課人數再決定採團體(3-5人一組)報告或是個人報告形式。 選擇一個重要的台灣宗教現象或是趨勢為研究主題,進行深度的宗教現象探討。書面報告內容(5000-6000字)必須適度運用本學期所學習到的宗教社會學理論進行現象分析。PPT口頭報告(15-20頁)則需要掌握口頭報告的口語表達能力與PPT呈現的創意性。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作業繳交方式
考試形式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07  課程介紹與導論

1. 認識宗教社會學:社會學如何定義「宗教」?社會學為什麼要研究宗教?
2. 為什麼認識當代社會,也需要認識宗教在現代社會的運作?
3. 宗教對社會具備什麼社會功能或是需要深入探究的潛在社會影響?
4. 在進入宗教社會學的探索前,需要準備什麼?

影片欣賞:
“Rituals, Temples, and Festivals: Experiencing the Sacred in Taiwanese Society” 
第2週
9/14  【現代性、現代人與宗教】

齊美爾,2005,《現代性、現代人與宗教》。臺北:商周。
(編者導言&論宗教社會學&論宗教)
哈拉瑞,2018,《21世紀的21堂課》。臺北:天下文化。
(第20堂課意義、第21堂課冥想) 
第3週
9/21  【世俗化過程(一):神聖的帷幕】

Berger, Peter L.著, 蕭羨一譯,2003,《神聖的帷幕》。台北:商周。(Ch5-7) 
第4週
9/28  【世俗化過程(二):無形的宗教】

Luckmann, Thomas,1995,盧克曼著,覃方明譯,《無形的宗教-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問題》。香港: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。(Ch5-7) 
第5週
10/05  【宗教市場與宗教的未來】

Stark, Rodney, and Bainbridge, William Sims.,2006,高師寧 張曉梅譯,《宗教的未來》。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。(第一章 宗教的性質&第二章 關于教會、教派和膜拜團體)(Stark, Rodney, and Bainbridge, William Sims., 1985, The Future of Religion : Secularization, Revival, and Cult Formation. Berkeley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 (Ch1 & Ch2))

楊鳳崗,2021,《宗教在當代中國:共產黨統治下的存續與復興》。臺北:政大出版社。(第五章 中國宗教的三色市場)

*繳交第一次作業 
第6週
10/12  【反思世俗化理論(一):去世俗化與多元時代的祭壇】

Berger, Peter L. 著,李俊康譯,2005,《世界的非世俗化:復興的宗教及全球政治》。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。(世界的非世俗化:一個全球的概觀)

Berger, Peter L., 2014. The Many Altars of Modernity: Toward a Paradigm for Religion in a Pluralist Age (Kindle Edition)(Ch1-2)
 
第7週
10/19  【反思世俗化理論(二):日常宗教(Everyday Religion)】

Ammerman, Nancy. 2007. Introduction. In N. Ammerman (ed.). Everyday Religion: Observing Modern Religious Lives.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pp. 3-15

黃應貴主編,2015,《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: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》。臺北:群學。(第一章 導論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/黃應貴;第5章
綜攝與轉譯:一貫道英國道場的行動者網絡分析/楊弘任) 
第8週
10/26  期中田野考察 
第9週
11/02  【反思世俗化理論(三):瀰散性宗教(Diffused Religion)】

Cipriani, Roberto. 2017. Diffused Religion: Beyond Secularization. London: Palgrave MacMillan. (The Theory of Diffused Religion, pp.3-22;Diffused Secular Religiosity, pp.65-83)

林瑋嬪、黃克先編,2022,《氛圍的感染: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》。臺北:台大出版中心。(導論;第一章;第一章 國家世俗主義下的氛圍宗教:以中國大學生的靈恩基督教信仰為例/黃克先)

*繳交第二次作業
 
第10週
11/09  【反思世俗化理論(四)「靈性,非宗教」與靈性時代的復甦】

Ammerman, Nancy T. 2013. “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? Beyond Binary Choices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.”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52(2): 258-278.

陳淑娟,2006,<靈性非宗教、轉化非救贖:對臺灣新時代運動靈性觀的社會學考察>。《臺灣宗教研究》6(1): 57-112。

*Cox, Harvey著, 郭騰傑譯,2016,《信仰的未來:宗教的興衰與靈性時代的復甦》。台北:啟示。
 
第11週
11/16  【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(一)卡里斯瑪領導與佛教的人間化】

劉怡寧,2017,<中國情感,或佛教市場?>收錄於吳介民、蔡宏政、鄭祖邦編,《吊燈裡的巨蟒:中國因素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》,頁323-365。

Huang, C. Julia., 2009, Charisma and Compassion : Cheng Yen and the Buddhist Tzu ChiMovement. Cambridge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. (Ch1&2)

*確認期末報告主題並進行口頭說明
 
第12週
11/23  【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(二)民間信仰的在地實踐】

齊偉先,2018,<臺灣民間宗教儀式實踐中的「品味動員」:陣頭、品味社群與宗教治理>。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》 30(1): 119-161。

呂玫鍰,2016,<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: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>。《民俗曲藝》192: 47-95。

*林瑋嬪,2020,《靈力具現: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》。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。
 
第13週
11/30  【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(三)改變中的基督信仰】

蘇國賢、伊慶春主編,2021,《改變中的基督信仰: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》。臺北: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。(第二章 臺灣基督教會發展與社會變遷:兼談教會分類╱黃克先;第三章 職份、呼召或專業?臺灣基督教傳道人的專業化╱蘇國賢)

*黃克先,2022,〈跨國宗教與受限制的黨國:從監控檔案再探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〉,《臺灣社會學刊》70期,頁1-76。
 
第14週
12/07  【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(四)新時代運動與新興宗教現象】

丁仁傑,2014,<當代台灣新興宗教的信仰體系及其「可信性」:五個新興宗教團體的考察>。《新世紀宗教研究》12(3): 1-35。

陳家倫,2015,<進-出宗教之間:臺灣新時代靈性實踐的分析>。《思與言》53(3): 47-85。
 
第15週
12/14  【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(五)宗教全球化與跨國宗教傳播】

楊弘任,2022,〈一貫道的宗教全球化初探:從臺灣、馬來西亞到英國〉,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》,34(4), 1-42。

Lee, Chengpang. 2020. “The Forgotten Bonds: A Co-evolutionary Framework on the Diffusion of Tzu Chi in Four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.”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64(10): 1471-1484.
 
第16週
12/21  期末報告口頭發表 
第17週
12/28  繳交期末報告
寒假
 
第18週
1/04  寒假